抬眼瞥瞥日历,白纸黑字赫然写着“五月初五”,这个辗转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又带着粽叶、糯米、艾叶的清香来了……
相传,端午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楚国的一名大臣,深受楚怀王信任,之后楚怀王听信谗言,逐渐疏远屈原,甚至下令将他驱逐南方。后来楚国被灭,屈原悲恨交加,投汨罗江而死,当地百姓听说后,纷纷乘船捞尸,却始终无获,最终人们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啃食,便往江里扔粽子。自此,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划龙舟、包粽子这一习俗。
既然提到端午的习俗,就不得不好好说一番了。端午习俗多,且各地不尽相同,在我的家乡主要是门头挂艾叶,驱虫避邪,还有就是包粽子啦。准备好浸泡过的糯米、粽叶、绳子,就可以开始了。粽叶是奶奶一大早摘回来的,洗净后一片片叶子绿得发亮,拿起两片,略略错开斜放,捏住底部卷起,舀几勺糯米,再用筷子戳严实,再舀再戳,接着用上面的叶子裹住,最后就是最难的一步了——捆粽子。捆松了粽子就散了,捆紧了粽子就勒破了,每每到了这时候我总是求助妈妈和奶奶。一家人热热闹闹包粽子,一串串粽子已经上锅煮上了,家人都挤在厨房,在粽香里话家常。
何谓佳肴?纵然清欢百味,也不抵一缕粽香。从厨房飘散的不仅仅是粽子的清香,是千年文化的馨香,是家人用双手给节日增添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