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教育已成为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二郎镇乡村振兴进程中一张亮眼的名片。目前,二郎镇中小学生约2200人,师资配置充足且专业素养过硬,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小学阶段精心研发的多项优质课程在各级评选中屡获殊荣,初中阶段升学率超80%。二郎镇以扎实的教育硬实力为乡村振兴筑牢人才培育根基,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注入乡村活力。
2024年秋季投入使用的二郎镇中心小学新校区
党建领航,把准教育发展方向
二郎镇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教育提质增效的核心抓手。持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系统推进二郎学校校园环境改造、教学设施升级,并通过人才引进、师资培训等举措配齐配强教师队伍,全方位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毗邻县城的乡村学校,二郎学校凭借过硬的办学质量,在校学生规模与教育教学水平长期位居全县农村学校前列,成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典型范例。
同时,二郎镇创新探索“党建+教育”融合模式,让党旗在教育一线高高飘扬。每逢暑期,党员教师牵头搭建“家校社区协同育人平台”,联合社区文化站、农家书屋开设音乐、象棋、朗诵等特色暑托课程,有效解决学生假期“看护难”问题;常态化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宣讲与入户走访,将安全教育覆盖到每一户有学生的家庭。
二郎镇分管教育负责人与中小学校长一起到留守儿童家中开展暑期大走访。
精准服务,畅通学子成长路径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二郎镇聚焦乡村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关键需求,构建全周期精准服务体系。针对留守儿童、困难儿童等重点群体,连续多年开展暑期上门走访、节日慰问等关爱行动,通过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物资帮扶等举措,用有温度的服务守护特殊群体学生健康成长。
深度融合人才培养与乡风文明建设,持续开展劳动实践大课堂活动。依托本地农业资源与文化特色,设计农耕体验、非遗传承、乡村治理等实践课程,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传承农耕文化、厚植乡土情怀。
二郎镇中心小学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实践课。
整合资源,凝聚教育共建合力
为构建全方位协同育人机制,二郎镇积极统筹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广泛动员辖区企事业单位、乡贤能人、青年人才等力量参与教育事业发展。各方主体通过捐资助学改善办学条件、提供实习实践岗位助力学生成长、结合教育资源开发文旅新业态等方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协同”的教育发展格局,为和美乡村建设、全域旅游推进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
教育的沃土不仅照亮了乡村学子的前程,更在重塑乡村的肌理与未来。在良好教育生态与“好人文化”的双重熏陶下,越来越多二郎籍青年学子主动关注家乡发展。他们利用寒暑假返乡开展社会实践,发挥专业所长投身本地公益事业与志愿服务,争当家乡“宣传员”,用智慧与汗水为二郎镇的发展添砖加瓦。